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:2025-05-04 01:59:00
鱼缸养水草有诸多好处,首先是美观,裸缸或放人工饰品的鱼缸总少了些自然气息,而放入水草后,增添了一抹绿意,让鱼缸多了几分大自然的气息。
补充氧气方面,在水族箱中缺氧时有发生,长时间缺氧会使鱼虾健康状态下降,水中亚硝酸盐含量增高,甚至导致鱼虾死亡。水草能进行光合作用,吸收水中二氧化碳,同时放出氧气,增加水体含氧量,改善水质。据相关资料显示,水草的光合作用可以有效提高水中氧气含量,为鱼虾提供充足的氧气。
抑制藻类生长也是水草的重要作用之一。藻类和水草都吸收水中养分,大量密植水草后,能与藻类争夺养分,使水草占有绝对优势。例如,在一些精心种植水草的鱼缸中,藻类生长明显受到抑制。
水草还能杀死病原菌。有些水生植物能释放高效能抗生素物质,降低水中微生物数量,如杀死大肠杆菌等。其抗生素效果可能来自植物本身或根部。
此外,水草可以消耗废弃物。平时投放的饲料残余物和鱼儿新陈代谢产生的大量有机物,可被水草吸收,充当营养成分,大大改善水质。
最后,水草为鱼类提供避难场所。在水族箱中饲养鱼类时,混养的鱼类在特殊阶段会有攻击性,水草则能掩护弱小鱼类,避免被咬伤。许多鱼类到了生殖阶段,喜欢把卵产在水草上,孵出的幼仔也可躲避在水草之中,增加鱼类的安全感,降低鱼不安的感觉。
金鱼藻是一种小型沉水性水草,其表面光滑,枝条柔软。它适应多种鱼缸环境,无论是小型热带鱼的缸还是大型观赏鱼的缸,都能较好地生长。金鱼藻的生命力旺盛,即使被掐断成很多截,也能很快冒出新芽继续生长。它还能为小型鱼类提供遮蔽和保护,同时作为能食用的水草,还能给鱼缸中的鱼补充养分。在繁殖小型热带鱼的鱼缸里可以少量放置金鱼藻,因为没有过滤系统时,金鱼藻可以在水面漂浮缓慢成长,大部分的小型热带鱼也不会去吃掉它们。
狐尾藻是多年生粗壮沉水草本,雌雄同体,水上水下都能生长。它适应能力强,在微碱性的土壤中生长良好,喜温暖水湿、阳光充足的气候环境,不耐寒。狐尾藻对富营养化水中的氮磷元素有很强的吸收能力,可在一定程度上净化水体。在鱼缸中养殖狐尾藻时,可以先养水,待水质稳定后再放鱼,能起到很好的生态平衡作用。狐尾藻可作为装饰玻璃容器的良好材料,在水族箱栽培时,常作为中景、背景草使用。
牛毛草是播种型水草,在水草爱好者中非常受欢迎。它的数量多,生长密集,能为鱼缸增添美观性。牛毛草尤其适合小缸养殖,不过它是当年生当年死的植物。牛毛草种子种植时间最好在春季的 3 - 4 月份,环境温度合适的话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。种植时最好无水种植,先在容器中铺上水草泥等,撒上种子后浇水,再慢慢加水,保持适宜的温度和光照,大约 15 天左右就能发芽长出来。
水榕适应力极强,不挑剔环境。它的根部可以直接绑在沉木上,然后裸露在鱼缸水中就能生长良好。水榕叶片大,适合搭配中大型观赏鱼,如罗汉鱼、龙鱼等。它可以吸收水中的氮、磷等营养物质,减少藻类的生长,还能为中大型鱼类提供遮蔽和保护,同时释放氧气,增加水中的溶氧量。
莫斯水草品种繁多,常见的有大三角莫斯等。莫斯可以绑在背景板或沉木上,为鱼缸增添自然的美感。但不建议购买铁片莫斯,因为它不符合莫斯的生长规律,后面养一阵子莫斯就会散掉,只剩下无处安放的铁片。莫斯对光照要求不高,适合与樱花虾等小型米虾搭配,米虾会帮忙清除莫斯上的藻类,让莫斯状态更好。
浮萍种类多样,悬浮在水面,根部生长在水里。它的繁殖速度非常快,网店上一般几个品种捆绑销售,可以一次性买多几个品种放入鱼缸,观察哪个品种存活下来,然后再进行加购。不过一旦浮萍养好了,需要控制数量,只保留水面最多三分之一的面积有浮萍即可,切不可让浮萍长满水面,以免影响美观和水面与空气接触。
水兰生长速度快,品种众多,适合做鱼缸的前中后水草景观。有底砂时,水兰的根会非常繁茂,生长得更好看;没有底砂时,水兰的根也可以直接吸收水体里面的养分。水兰同样可以吸收水中的氮、磷等营养物质,减少藻类的生长,为中小型鱼类提供遮蔽和保护,释放氧气增加水中溶氧量。
蜈蚣草非常容易获得,适应力强,生长速度极快。基本扔到水里就能成景,无需特殊布置,适合懒人养鱼。但如果养了金鱼或者锦鲤鱼,蜈蚣草可能会变成它们的零食。在刚入缸时,蜈蚣草可能会溶叶,不过适应水质稳定生长后,速度非常快,有时需要捞走扔掉一些,以免密度太大。
刚买回来的水草可能携带寄生虫、细菌等有害物质,若不进行消毒处理直接放入鱼缸,可能会对鱼缸中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。使用 1% 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方法。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,能迅速杀死水草上的寄生虫和细菌。浸泡时间一般为 10 到 15 分钟,浸泡后要用清水彻底冲洗干净,确保没有残留的高锰酸钾,以免对水草和鱼儿造成伤害。据相关数据统计,经过高锰酸钾消毒处理后的水草,放入鱼缸后引发病虫害的概率可降低 70% 左右。
底砂在鱼缸中不仅起到装饰作用,还为水草提供了生长的基础。选择直径 2 - 5 毫米的砂粒作为底砂较为合适,这样的砂粒既能保证良好的透气性,又能避免因细砂过细而使水质混浊。例如河沙就是一种不错的选择,它呈自然色调,能模拟河流和湖泊的底部环境,适合底栖动物生长。同时,河沙价格通常较为经济实惠,容易获取。但使用河沙前,需要进行仔细清洗,去除其中的杂质和灰尘,防止对水质造成不良影响。
合理的布局能让鱼缸中的水草景观更加美观,同时也有利于水草的生长。高品种植在箱后部,这样可以营造出层次感,使鱼缸看起来更加立体。低品种植在前部,不会遮挡后方的高品,同时也能为鱼儿提供更多的活动空间。叶子宽大品种植在中部,既能起到过渡作用,又能与山石配合,营造出自然的景观。在布局时要注意疏密有致,避免过量种植,以免影响水草的生长和鱼儿的活动。一般来说,水草的种植密度应根据鱼缸的大小和水草的品种来确定,通常每 10 升水种植 10 - 15 株水草较为合适。
有根茎的水草在种植时要特别注意根茎的深度。根茎不要种太深,一般以 2 - 3 厘米为宜。如果种得太深,容易导致根茎腐烂,影响水草的生长;如果种得太浅,水草则可能无法牢固地扎根,容易被水流冲走。例如牛毛草在种植时,就需要将根茎轻轻埋入底砂中,使其既能固定在底砂上,又能正常生长。同时,在种植后要注意观察水草的生长情况,如有异常及时调整种植深度。
水草需要良好光线才能正常生长,这是因为光线是水草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。但要避免阳光直射,阳光直射会使水温升高过快,导致水草生长不良,甚至死亡。可采用阳光折射或日光灯架在鱼缸上的方式为水草提供光线。一般来说,水草每天需要 8 - 10 小时的光照时间。如果使用日光灯,要选择适合水草生长的光谱,如 6500K 左右的蓝白光。据研究表明,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,水草的生长速度可提高 30% 左右。
水温对水草的生长至关重要。将水温控制在 18 - 25 度之间,能保证水草正常生长。不同品种的水草对水温的要求可能会有所不同,但大多数水草在这个温度范围内都能良好生长。在夏季,水温容易升高,可通过换水、使用风扇等方式降低水温;在冬季,水温容易降低,可使用加热棒等设备保持水温稳定。例如莫斯水草,最适宜生长的水温在二十五度左右,一旦温度超过三十度,就会开始出现大面积发黄的现象。
种植水草一周后再放入鱼饲养,这是为了确保水草根部不松动,扎根生长良好。在水草种植后的一周内,水草需要时间适应新的环境,扎根生长。如果过早放入鱼,鱼在游动过程中可能会搅动底砂,使水草根部松动,影响水草的生长。同时,在放鱼前,要对鱼进行适当的消毒处理,避免将病菌带入鱼缸。可以使用 1% 的盐水或亚甲基蓝溶液浸泡鱼 5 - 10 分钟,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再放入鱼缸。
水草在适宜的环境下生长迅速,若不定期修剪,可能会过度生长,影响鱼缸的美观度,还可能阻碍水流,影响水质。当水草过于茂盛时,需要及时修剪掉一些分枝或枯萎的老枝。例如牛毛草,生长密集时可适当修剪,保持其美观性。一般来说,每隔一段时间观察水草的生长情况,根据需要进行修剪,大约每 1-2 个月进行一次修剪较为合适。
不同的水草吸收肥料的方式不同,要根据种植水草的特点挑选合适的肥料。肥料种类有液肥、根肥、基肥等。如金鱼藻可适量使用液肥,促进其生长。但施肥时要注意不要对鱼类造成影响,严格控制施肥量,避免肥料过量导致水质恶化。一般每 1-2 周施肥一次,每次施肥量根据鱼缸大小和水草数量而定,通常每 10 升水使用 1-2 毫升液肥为宜。